香港内部公开资料最淮确,7777788888管家婆老家开奖记录 ,澳门资料大全免费2025,香港免费资料全部

放射診斷科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放射診斷科科室簡介

醫(yī)教研工作

乳腺磁共振臨床應用及其價值

發(fā)布日期:2016-12-20

長期以來,在乳腺癌的影像診斷上,乳腺X線攝影(鉬靶)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被視為“黃金組合”。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成熟,其在乳腺癌檢出和診斷中的價值日益突顯。其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為:

1)極高的敏感度

MRI是目前公認的對浸潤性乳腺癌敏感性最高的一種影像學檢查方法,根據(jù)我院自2005年乳腺MRI檢查開展以來的資料,其診斷乳腺癌的敏感度接近100%。這與乳腺癌本身的生物學特性以及MRI檢查的獨特軟組織高分辨率的優(yōu)勢密不可分。乳腺癌是典型的富血供腫瘤,MRI增強掃描所具有的優(yōu)異的軟組織對比度可將其清晰的呈現(xiàn)。

2)較高的特異度

MRI在乳腺癌診斷中的特異度高于傳統(tǒng)的X線攝影及彩超,但其優(yōu)勢不如敏感度那樣顯著。多項MRI功能成像技術的應用,如時間-信號曲線的評價、擴散加權成像的應用均致力于進一步提高其診斷的特異度,但仍有少部分的假陽性不可避免,主要是不典型導管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以及硬化性腺病等。但這部分假陽性病例多屬于臨床上的前驅病變(癌前期病變),外科手術治療仍是推薦的臨床診療方案,因可降低今后癌變的風險而使患者受益。

3)多平面成像及重建

乳腺MRI可進行橫斷位、矢狀位及冠狀位的多平面掃描或重建,可以更好地顯示病灶的大小、形態(tài)、位置及浸潤范圍,為外科手術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乳腺MRI適應癥包括:

1)疑難病例。乳腺MRI具有較X線攝影更高的組織分辨率并能反映病變內部的血流特征,具有較彩超更高的空間分辨率且不受操作者依賴性的影響,在乳腺癌診斷方面具有較傳統(tǒng)檢查方法更高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但由于其檢查時間長、價格昂貴,并不能夠替代X線攝影與彩超作為常規(guī)的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當X線攝影與彩超結果不相一致,或傳統(tǒng)的影像學檢查結果與患者的癥狀體征明顯不符而診斷不明確時,乳腺MRI可以作為一項有效的“釋疑”影像手段。

2)難以定性的鈣化。對于不伴腫塊的難以定性的鈣化的處理,是臨床上常見又必須謹慎對待的難點。通常需行立體定位穿刺或手術活檢明確性質,但事實上活檢的陽性率仍較低,約22%37%。我院資料統(tǒng)計結果表明,穿刺術前的MRI檢查可使59%的良性鈣化病灶免于活檢,而100%的惡性鈣化均不會漏診,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3)隱匿部位病灶。對于乳腺深部與胸壁交界處的病灶,X線攝影和彩超常不能確定來源,甚至無法完整顯示。MRI多平面、大范圍成像對于判定病灶的組織來源以及定性診斷均有優(yōu)勢。

4<45歲女性。本院資料統(tǒng)計結果顯示,對于圍絕經(jīng)期及絕經(jīng)期婦女而言(≥45歲年齡組),X線攝影診斷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不遜于MRI。而對于較年輕的婦女(<45歲年齡組),MRI診斷乳腺癌的敏感度高于X線攝影(P=0.005)。尤其小于35歲的女性和致密性乳腺者,更易在乳腺MRI檢查中受益,這是由于X線攝影受年輕女性致密腺體背景的影響大,易產生假陰性的結果。

5)高危人群的篩查。主要是BRCA1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及其一級親屬、晚育或未育婦女、肥胖者、雌激素替代治療史的婦女、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一側乳腺癌切除術后的患者、生殖系統(tǒng)腫瘤史的婦女等。

6)保乳手術術前評價。顯示乳癌的病變范圍及浸潤深度,有無多灶或多中心乳癌以及除外對側乳癌,從而明確指征。

7)新輔助化療的療效評估及殘余病變的評估。由于腫瘤化療后發(fā)生的纖維化,臨床檢查有時很難得到準確的信息,X線攝影和超聲的評價結果往往與病理學有很大差距,MRI通過增強掃描能夠很好地顯示腫瘤的大小和形態(tài),不受纖維化和乳腺密度的限制,對化療后殘余病變范圍的測量結果與病理組織學大小有非常高的一致性。

8乳腺假體植入(隆胸)患者。疑乳腺癌者,更適合做乳腺MRI檢查。

優(yōu)異的軟組織分辨率、高敏感度
病例1(圖12):
1:鉬靶示左側乳腺致密,未見占位。
2MRI矢狀位示左乳上方象限不規(guī)則占位灶(),邊緣毛刺,顯著不均勻強化,提示MT
病理:左乳浸潤性導管癌。
良惡性鈣化的鑒別診斷
病例2(圖3、4
3:鉬靶示左乳段狀分布細小鈣化,MT可疑。
4:乳腺MRI未見動脈增強早期異常強化灶,提示陰性。
病理:左乳腺病。
病例3(圖5、6
5:鉬靶示右乳段狀分布細小鈣化,MT可疑。
6:乳腺MRI示動脈增強早期右乳外側段狀分布異常強化灶(箭),提示MT。
病理:右乳浸潤性導管癌。

病灶完整顯示、定位定性及三維重建
病例4(圖7-10
女性,51歲。左腎盂MT術后2年,自覺右胸部腫塊。超聲:右胸病灶,胸壁來源可能。
7:鉬靶示右胸占位灶部分邊緣(),無法區(qū)分來源于胸壁或乳腺,性質待定。
8:乳腺MRI矢狀位示右乳下方象限不規(guī)則占位灶(箭),顯著強化,邊緣毛刺,提示右乳MT,胸壁未累及。
9:右乳病灶冠狀位重建圖,顯示病灶位于右乳外下象限(7點)
10:橫斷位。